Overblog
Suivre ce blog Administration + Créer mon blog

q&a 思维的乐趣

十年磨一剑 + 铁杵磨成针 = (?)

十年磨一剑 + 铁杵磨成针 = (?)

读思想国,重要的是享受思维的乐趣。现在出道题。 十年磨一剑 + 铁杵磨成针 = (?) 答案在下面,大家先不要看,实在想不出来,用光标刮开即可。 剑把 这个等式说明:文化并不自洽,即使是在同一种文化里,也会矛盾重重。一方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团队,没有主见的领导者或者个人,如果任由不同的意见相加,最后会得出一个荒诞的结论。另一方面,抱持不同价值观的人本可以在包容中相处,但是,若有一方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价值上的自毁(剑之磨灭)。所以,为了避免类似不幸的发生,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隔离”。用伽达默尔的话说,是保持一种"préjugés...

Lire la suite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里秋千墙外道

熊培云/思想国 显然,和道路一样,墙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有着同样重要的关系。由于墙具有阻隔道路的作用,因此决定了它至少具有以下两种属性:一是用来防范坏的东西或者坏人,二是禁闭好的东西或者好人。关于前者,比如居民为自己盖起的院墙增加小偷小摸的难度,至于后者,历史上大概每个前现代国家都有过关押思想犯的监狱。 当然,有些墙的建造则显得相当暧昧。比如说中国的长城和德国的柏林墙,它们都是以保卫人民的理由而出现的,但是最后却起到了关押本国国民、甚至隔绝人类的副作用。所以,在美国记者斯诺眼里,生活在长城内的中国人在精神上一直处于“戒严状态”;同样,当乌布里希等人在柏林筑起那道臭名昭著的“反法西斯墙”时,肯尼迪则断言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当然,肯尼迪所谓“今天,我们都是柏林人”也可以获得另一种解释——世界被柏林墙关了禁闭。不同的是,东柏林人关在墙里,而东柏林以外的人则被关在柏林墙外。所以,从这方面说,凡夺去一个人的自由的同时,必然意味着剥夺了另一些人的自由。...

Lire la suite

两根病手指

两根病手指

熊培云/思想国《周末画报》专栏 几年前,我开始喜欢上了伊朗电影。诸如《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黑板》、《樱桃的滋味》等等。伊朗导演们关于生命与生活的诠释,让我无比震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伊斯兰文化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并且坚定了自己的一个看法,即,世界上每种文明都有或者或那的长处。透过这些直指心灵的电影,你定会惊讶,在一个你原以为十足荒凉的地方,生命之树却能如此长青。 无疑,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樱桃的滋味》便是这样一部关于生命与救赎的伟大的电影。 一位名叫巴迪的中年男人终于厌弃了一切,准备自杀。于是他自掘坟墓,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他打算在钻进洞里吃安眠药自杀。为此,他需要找一个人隔日早晨到洞口来叫他。如果他在洞中答应了,就把他拉出来送到医院,如果他没有发声,就把他掩埋。为此,巴迪开着车在德黑兰周围寻找好心的志愿者。在屡屡碰壁后,终于有位老人答应了巴迪的请求。为了拯救这位中年来,老人对他讲了的两个故事。...

Lire la suite

卖身还是献身?

卖身还是献身?

卖身求学费的大一学生 熊培云 / 《周末画报》专栏 前不久读到一篇博文,里面有句话引起了我思考的兴趣——“献身其实比卖身要难。” 什么是“卖身”?《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卖给别人”;二是“卖淫”,做皮肉生意。当然,更广义的“卖身”还应包括在自己脖子上插根稻草待价而沽、换个好生活的。如果换个角度,卖身同样可分为主动与被动两种。关于这些,中国人所谓“卖身求荣”与“卖身葬父”有很好的概括。当然,在人贩子胁迫或蒙骗下完成的卖身也可纳入被动卖身的行列。 显然,汉语词典对“献身”一词语焉不详、过于笼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或生命献给了祖国、人民或事业”。事实上,我们耳濡目染的“献身”,有着更加广阔的含义。“献身”最真实含义至少是这样:不计成本与条件的心甘情愿的付出。所以,那些以性为条件的“献身”,只是“卖身”,因为它涉及更多的是时间、场次以及“肉酬定律”。...

Lire la suite

语言的动物,预言的囚徒

语言的动物,预言的囚徒

熊培云 / 《周末画报》专栏 亚里斯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理解这点并不难,因为“你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关心你”。没有谁能离开政治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贼上了贼船”,透过政治实现人生。 想说就说,想唱就唱。与政治相比,我们仿佛是语言的绝对主宰——因为我们不仅创造了语言、设置了语法,而且规制了标准统一的字典。倘使有人写错了字,立刻会有人指出它错在哪里。必要时,我们还会发明或进口新词语。凡此种种,谁会相信自己是语言的囚徒? 然而,大凡工具皆有两面性。在工具面前,没有一个使用者是彻底自由的。这种不自由不仅表现为我们为掌握某种语言必须学习相关规则;更重要的是,在我们使用过程当中,语言会反向操纵我们,使我们心甘情愿踱入词语的牢笼。...

Lire la suite

幸福三重门

幸福三重门

熊培云/思想国《周末画报》专栏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留下了一句不朽名言,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概括人生,“幸福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当然,这里所谓“各有各的不幸”,同样应该包括人们对“不幸”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感知。我以为,人类的真正不幸更在于习惯于夸大自己某一角色(或关系)的不幸,并且任其蔓延,直至否定整个人生。事实上,许多“不幸”体验都是一个人在其身处逆境时一步步追加给自己的惩罚。 举例说,一个人因为失恋而自杀,因恋爱关系放弃其他所有关系,无异于为了完成一种“角色扮演”而对其他“角色扮演”追加迫害。换句话说,由“一维不幸”转至“整体绝望”,是个体对自己不幸人生的“落井下石”。...

Lire la suite

好色关乎心灵

好色关乎心灵

如果一个人爱上了 亿万颗星星中的一朵花, 他望望星空就觉得幸福。 他对自己说: “我的花在那儿……” 但是羊若把它吃了,对他来说,所有的星星 都像忽的熄灭了……” ——小王子 熊培云/《周末画报》专栏 去年,我曾在《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文章中提到“好色男人”有两种死法:一种死于女色,一种是死于国色。前者指的自然是“牡丹花下死”的男人,后者则是指那些“为乌托邦献身者”,他们在一个虚构的“美丽新世界”中迷失方向。 在一些思想封闭的人看来,“好色”定然是一件坏事情。平素里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比如说某些妻子把在大街上顾盼其他美丽女性的丈夫称为“色狼”,甚至要求离婚。由丈夫的爱美之心而走向婚姻诉讼,着实匪夷所思。...

Lire la suite

条件即逆境

条件即逆境

插图:鱼缸写真 熊培云/思想国 《周末画报》专栏 无论是谈判,还是谈恋爱,人多爱讲条件。这不是因为人世故,而是因为人必须生活在一定的条件之中。值得思考的是,当人们受制于这些条件时,会感受到自己身处逆境之中,而当人们充分地享用这些条件时,却经常忽略条件给我们带来的麻烦。这种麻烦,就是我要说的“条件即逆境”。 比如说,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人们准备仓皇逃命时,都不怀疑自己身处逆境,但是,在旅客们踏上这艘世界顶级游船时,却可能毫无察觉;又比如说,鱼儿在鱼缸里游泳,并不知道自己身处逆境之中。但是我们知道,鱼缸可能随时会打破,水可能因为主人的疏忽随时变质。换言之,鱼儿在获得鱼缸这一条件时,同时也获得了鱼缸这一逆境。...

Lire la suite

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一个问题

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一个问题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周末画报》专栏 几日前,我在思想国网站询问大家对“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的看法。正如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这个哈姆雷特式的诘问,一定困扰过许多才子佳人,并且各有千姿百态的回答。当然,我也早已为自己备好答案——“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一个问题”。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一直受到人们推崇。但是,自从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以后,我们也不难得出“二生万物”的结论。我们使用的程序便是在二进制原理上实现的。 分析“活着”还是“死去”这一组选项,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里所谓的“活着还是死去”,很像是计算机的二进制数码中的...

Lire la suite

活着,还是死去?

活着,还是死去?

“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相信《哈姆雷特》中的这个著名问题困扰了很多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留言谈谈你对这个命题的理解。或发信到 xiongpeiyun@yahoo.fr 中。思想国将在数日后公布答案。 我要留言

Lire la suite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