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blog
Suivre ce blog Administration + Créer mon blog

transition 宪政转型

从限政到宪政

从限政到宪政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风窗》 如何限制权力,规范权力,使已经建立起来的政府不至于从“必要的恶”沦落为“必然的恶”,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显而易见的是,正在为宪政而努力的今日中国,若要告别过往的窠臼,获得一个有希望的前景,一切还得从不断地限政与控权开始。 有关限政的路径设计 论及权力制衡,当说几百年来人类已经收获颇丰。学界所总结的最具代表性的制衡方式莫过于以下几种: 一是洛克与孟德斯鸠为代表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前者认为国家既然是一种“必要的恶”,就应该“二权分立”,将立法权与执法权分立;后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

Lire la suite

民间是个好东西

民间是个好东西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方周末》 汶川大地震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地貌,同样震撼中国人的心灵。 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 5 月 12 日,当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名列 2008 中国慈善排行榜榜首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立即做出去现场救灾的决定。离灾情发生仅 2 个小时,在灾情的严重性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情况下,陈光标率 60 辆挖掘机、吊车等大型工程机械和 120 多位操作人员组成救灾队伍出发了。日夜兼程, 14 日凌晨 3 点,车队几乎与军队同时抵达灾区,成为自发抗灾抵达地震灾区的首支民间队伍。...

Lire la suite

一场丰衣足食的反叛——反思法国“五月革命”

一场丰衣足食的反叛——反思法国“五月革命”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风窗》 1968年5月,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吞噬法国。它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席卷了法国的各所大学,而且迅速扩大到工人阶级,引发了全国性大罢工,并最终导致国会改选、总理下台。而这一切,事先似乎毫无征兆。政治观察家们认为不可能在西方国家出现的 “古典意义上的革命”,在不可能的情况下爆发了,而且这一次又是在巴黎。 一群在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起来反抗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这是人们关于“五月革命”的粗略印象。至于这场“革命”有何意义,那个5月到底发生了什么,四十年来,即使是当年亲历其中的“六八分子”,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针对这场“革命”的批评与记忆,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断裂。...

Lire la suite

中国转型与权力“敦克尔克撤退”

中国转型与权力“敦克尔克撤退”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风窗》 中国转型几时大功告成,经常被提及的年份是2040年。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谈到,中国正在穿越历史的山峡,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大概需要200年时间。2008年初,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等人主编的《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一书“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同样将时间指向了这一年——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从低水平民主法制化转向较高水平的政治民主,如果从1979年开始,至少需要六十年左右的时间。 三十年“国退民进”...

Lire la suite

“五有之乡”的国家伦理

“五有之乡”的国家伦理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风窗》 上海市政协委员刑普在2008年两会上正式提出: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在这个更多是强调纳税义务而非纳税权利的时代,人们似乎习惯于政府“取之于民”,邢普委员建议政府“还钱”,难免给人一种“不严肃”的印象。 尽管提案看似异想天开,但不得不承认,无论其结果如何,“给每个人发放1000元”的提出便已经是一次观念的胜出。而写在这个建议背后的更是沉重的时代之问,即我们能否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社会分红的政府,以及需要一场怎样的国家伦理的革新。 社会分红:阿拉斯加的光荣与梦想...

Lire la suite

西南联大,最后的大学

西南联大,最后的大学

未央歌的故事仍在流传。不出所料,有关西南联大七十周年的追思被做成了一些杂志的封面文章,相信在内心大家仍然有着某种坚持与默契,眼巴巴地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共渡难关。其实,近百年来,中国所谓“最好的大学”更是“最后的大学”。众所周知,西南联大以后,教育是野蛮的——而此后的“学府”亦不过是“政府”。

Lire la suite

救一制度,救起全社会

救一制度,救起全社会

熊培云/思想国 郑筱萸倒掉了。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对受贿高官判处死刑,历来较为罕见,在当前中国死刑日渐收紧的情况下,郑筱萸被判死刑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揣测。来自官方和媒体的主流解读是:这一死刑判决“反映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反映了党中央反腐的力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分子的坚强决心”。 然而,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政府的决心并不等同于法的意志,更不能替代法律实施正义。如果有人论定郑筱萸被判死刑体现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只能间接说明倘若没有这个决心,判决结果完全可能是另一回事。由此出发,接下来的疑问是,对贪官实施的死刑判决究竟遵循着怎样的一种标准,是突如其来、间歇性发作的决心,还是持之以恒、一视同仁的法治?...

Lire la suite

“党内民主”与“积极乳房”——民主进化史上的惊鸿一瞥

“党内民主”与“积极乳房”——民主进化史上的惊鸿一瞥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风窗》 没有国王,人民照常生活;没有人民,国王可是一天也过不下去。国王与人民,谁比谁重要,就不用说了。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臣民们很早便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奋起反抗,但是,民主的大树从破土而出到今天的枝繁叶茂,却足足花了25个世纪。 那时花开,民主的起源 人类文明史,同样是部民主发展史。民主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却不是一次性的发明创造,甚至也不限于某一个地方。不过,每当谈到民主的起源,人们仍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雅典和罗马。 古希腊由包括雅典、斯巴达在内的数百个独立城邦组成,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疆域和自治权。大约在公元前507年,雅典采用了一种民选政府的制度,尽管两个世纪后被马其顿征服,但是雅典创造的民主却留传了下来。...

Lire la suite

吃吃喝喝的民主

吃吃喝喝的民主

熊培云/思想国 原载《南风窗》 卡尔·波普尔说,“人类历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一个社会的民主历程同样包含了各种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进步。 由于民主与社会生活的这种紧密联系,在我们考察民主的生成与发展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那些生长于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而本文所要关注的正是那些为许多宏大叙事论者所不愿提及却又在真刀实枪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吃吃喝喝”。 显而易见的是,民主实践并非只是建立起一种简单的投票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所谓民主精神的“间歇性发作”。民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

Lire la suite

上帝为什么不亲自传教?

上帝为什么不亲自传教?

熊培云/思想国 2006年11月16日,弗里德曼先生走了,许多人开始怀念他。张五常说,“他是还会站在那里的”。不过,在我看来,继续站在那里的不只是拿了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学家。显然,弗里德曼对政治与国家的理解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人,更超越了那位被美国人选为政治Party“总主持”的肯尼迪先生。 众所周知,肯尼迪总统在就职演说中留下了一句疑似不朽的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就在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四处传播、赞扬肯尼迪的爱国主义时,弗里德曼却以如炬慧眼洞见了这位明星总统话语里的黑暗——正是这种个体与国家职能的倒置,在肆无忌惮地腐蚀一个国家自由的根基。...

Lire la suite

1 2 3 > >>